根據投中集團近日公布的行業分類和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VC和PE在互聯網、IT、電信及增值和文化傳媒四大互聯網相關領域投資比重增幅較大,投資向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創投機構人士日前表示,整個投資市場和投資環境越來越成熟了。
多數PE不適合多元化發展
在8月29日的2014中國投資年會上,記者發現大量投資機構所投項目,涉及互聯網、IT、電信及增值和文化傳媒領域,而投資領域的集中,也意味著投資正在向專業化發展。投中集團執行總裁金建華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對于一部分PE機構來講,其實面臨的是一個多元化的趨勢,包括財富管理、房地產基金、公募基金等。
“但是這個多元化對于大部分的PE機構不合適,在國內只適合一些比較大的PE機構來探索。”金建華解釋,無論是并購還是早期投資、天使投資,VC/PE未來的兩大趨勢是專業化和多元化,對大多數的機構而言專業化很關鍵,多元化則屬于少數的PE機構。
凱旋創投創始人周志雄表示,當前是對外投資好的機會。周志雄指出,我國投資機構兩年前的對外投資,都是投向資源型企業,但最近一兩年開始往技術、甚至是專利方面投資。雖然專利沒有直接的盈利價值,但是它的潛在價值很大,投資方向的改變,代表整個投資市場和投資環境越來越成熟了。
PE/VC轉型公募要做好虧損準備
創投機構進入公募市場一直是市場的焦點,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今年5月份,成為第一家拿到公募牌照的私募股權機構,更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深創投總裁孫東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創投涉足公募領域主要有兩個初衷,一是出于擴大規模的考慮,二是創投與公募基金的良好互動。他表示,有資深私募的管理人士曾指出二級市場對創投基金來說困難較多,一般要做足虧損5年的準備,“從傳統的角度來講,公募基金從設立到做到一定規模,可能要有一定時間的虧損。”
盡管轉型艱難,但孫東升認為創投機構也有自身優勢,“傳統公募更著眼于近期的回報,基金經理到企業找財務總監聊一聊,可能就是做現場調研了。而我們做現場調研是用創投的團隊形式,全產業鏈和全業務鏈來進行全業務的調研,然后做出我們的判斷。”他表示創投機構更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關注企業一兩年內的成長性,以此發揮創投的優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