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請自重:不要隨意在網媒面前驚天地泣鬼神

2015/02/07 15:01      安小白

結束了一個對于聚美陳歐的關注,又迎來了了一位馬佳佳的新產品high。每輪形象制造之后,就會馬上降臨更大一波對于這批形象制造主角們的質疑。這不是一場角斗,更不是什么關乎正義或真理的辯證,只是一出大流量的互聯網劇??纯蜎]買票,卻找了樂,的確是一件讓人歡欣雀躍的事情。

互聯網創業圈子原本就充斥著各類熱血青年,憤青,不明所以的小白,以及道貌岸然的偽大牛等各類人群。在網絡媒體輿論從放大器升級到催化劑的今天,輿論能吸引的眼球也要嚴肅認真的被計入生產力,對于網媒的驅動能力貌似也成為如今投資人考察互聯網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互聯網創業究竟要把網媒看的多重?是不是真的做好了這一步的宣傳就是最關鍵的成功基石,究竟要不要把自己搞的驚天地泣鬼神?其實還需要理性認知。

先說說目前互聯網創業環境:

在這個缺乏安全感的時代,創業或許成為大家致富的首選,但是創業其實是個苦逼活,需要長時間堅持,就像喬幫主那樣,有時候還需要點偏執?;ヂ摼W創業,這幾年最熱。其實作為投資人之后,深入接觸后發現,這里面人良莠不齊,浮躁而快速的氣氛與節奏,造成現在稍微有點積累都出來創業。很多人,貌似僅僅只是明白自己行當那點事,而對與創業息息相關的金融,資源整合,管理卻有很大的短板?;ヂ摼W越來越成為各種有錢人洗錢,竊取創業人革命利益的好地方。不會玩資本,最后不是被資本玩,做了別人的嫁衣,就是最后像小蝦米一樣被壟斷巨頭吞并。so,你可以是個產品高手,或者技術高手,如果前期不夠全面,創業的之外的風險,一點不亞于同行競爭的風險。

再說一下目前創業的兩種層級:

小團隊作戰的創業公司目標基本思路是,根據趨勢和用戶需求做出相對高質量產品。獲取用戶,或直接或間接變現。再迭代更新做大,獲取融資繼續成長,能上市就上市,上不了或賣或被注資運營。這幾種選擇直接由創始人的積累和基因決定。就目前創業環境看,過于浮躁,所以格局不會很開,層級能變現并有正盈利就算很不錯的創業公司了。

大團隊的目標:利用趨勢快速進入市場,先占地再發展,這種目標是奔著破局去的,所以一定是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才會出來折騰,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趁著還沒變動跡象先破再戰再聯合再整合。因為可能開始并不是奔著賺錢的目標去,所以布局尤其重要,在這種創業公司呢,會開始就被卷入一個很大的格局里面,然后慢慢作細各種作細,最后才是呈現的現在的效果。

然后是目前被炒成”風口一頭豬“的基于網絡的各類媒體:

微信還不存在的時候,早期的自媒體媒介是博客及微博的使用者,但這兩者都是在大牛平臺上搭建起來的個人窗口,微信出現之后成就了個人品牌。騰訊還是很聰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成就了別人就等同于成就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更多功能的體現讓這個大集體愈發的溫暖。門檻低,老少咸宜,可以陽春白雪,亦不介意你是否是下里巴人。沒有審稿人,也不必在意主編的風格,主要攢夠足夠的瀏覽量,你就是個角兒。最近的熱播劇品種包括:星座小故事,又有哪個明星結婚啦?,我是最懂你的心理測試,武林外史,皇家那幾口人的你不知道的事兒……一篇文章完全可以用周董大婚的照片換來超過5位數的點擊率,移動端更甚,動動手指比動動鼠標還要簡單。

這一切的發生就是如此的自然,在我看來,卻缺失了最重要的一些東西——態度。沒有態度的復制流轉,你就是個做廣告的。

細心的人會發現,網媒和傳統媒體報紙、廣電的選材、報道風格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傳統媒介像真相披露者,其他媒介更像是一個屢出奇招,恨不得天下無人不識君的賣吆喝者。這種價值取向,某種程度上來自于太平盛世過膩味了,總想著弄出點動亂名堂出來,大家都喜歡湊上前去,看看熱鬧,同時也能過把嘴皮子癮。

網媒的大部分報告都存在著一定的固化思維。固化思維指的是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一成不變,沒有動態的、發展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大部分網媒都會給出實時性報道,有的是一味的否定,有的是一貫的鼓吹,實質性的內容偏少。

回到之前的話題,現在大部分互聯網創業公司都屬于小團隊作戰類型,產品開發團隊可能人數不多,經驗不深,可被復制性高,可代替性高。但是互聯網界流傳著一種用戶量估值大法,因此可以依靠不斷增加用戶數量,獲取融資,之后發展遇到瓶頸必面臨轉型的命運。

但是,所謂“用戶量為王”的互聯網產品理念,你會,他也會。所以你驚天地泣鬼神,只能召來更恢弘的驚天地泣鬼神。例如,由知名主持人代言的某大型O2O,有各種網媒推廣,有朗朗上口的口號,但過去的2014年,卻在O2O領域基本毫無建樹,依然還停留在平臺吸引流量,賣廣告位以及站內功能的老套模式中。而在移動端也反應平平,鮮有亮點,APP也基本是pc端的手機版再現。面臨轉型的風險。此外,如一個個噱頭的炮制,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等傳播度甚廣,而今后究竟發展如何亦不得而知。

我并不覺得單純憑靠互聯網這一項媒介,就可以成就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搞不好成為另外一個燒錢的黑洞。

所以我們說:

廣告做得再好,不如你產品本身好。網媒估值的作用帶來的粉絲團,估計還是要打個折扣。

做一個有責任的投資人,做一個有責任的投資人公關媒體。

謙虛慎獨,穩步前行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