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獵云網第27期線下活動《創業公開課》邀請到了小魚在家的合伙人兼市場副總裁譚奕。他在現場分享了為什么會在四十多歲,離職創業未果后加入小魚在家。同時,他也結合產品關、市場關、商業模式、管理關“四個關卡”來講述小魚在家的發展——1億美元估值是怎樣煉成的。
為什么選擇加入小魚在家
譚奕擁有22年品牌營銷管理及零售運營管理的實戰經驗,服務過寶潔、歐萊雅、可口可樂、菲利普莫里斯、摩托羅拉、利潔時等世界500強公司,也是其一手推動杜蕾斯數字化營銷策略,諳熟并精通中國及亞洲各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運作格局與策略。去年,四十多歲的他懷著并未隨年歲衰退的熱情離職創業,但是他也坦言,之前的工作經驗對創業中的“產品關”幫助不大,再加上對于投融資方面的事情并不熟悉,所以第一次創業并沒有取得成功。譚奕還開玩笑到這段未成功的創業經歷反而讓其更受創業團隊甚至是投資人的歡迎。
小魚在家創始人宋晨楓找到譚奕時先說:“我的第一次創業也沒有成功。”這是一句瞬間拉近彼此關系的真誠開場白,所以譚奕加入小魚在家有創始人的個人感召成分存在,但更多的是事業感召。他曾細致了解過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發現當地養老市場還是比較完善,大有前景,但是在中國還需要被認可。他認為這就是機會所在,于是拒絕了更大量級公司的邀約毅然加入小魚在家這個初創團隊。
小魚在家成立至今,AB兩輪融資額總計3000萬美元左右,估值1億美元。雖然他是在今年剛加入小魚在家成為市場副總裁,但是他對小魚在家的發展與現狀還是比較明晰,他結合“四個關卡”來講述了小魚在家的創業之路。
創業公司必經的四個關卡
1.產品關:了解市場的剛需和痛點,做出來如果不被認可,那就是定位出錯了。
上周末微信朋友圈被李開復的《向死而生》刷屏,陪伴家人這一情感缺失問題總是在疾病面前被放大;之前留守兒童服農藥自殺的新聞更是讓人不勝唏噓。這就是痛點所在,那么剛需急需科技來填補。
小魚兒科技正式注冊于14年3月份,此前就已經有做產品首版、市場調研等相關準備。小魚在家是其推出的一款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外形類似于臺燈,由一個球型底座和一個顯示屏幕以及攝像頭組成。核心特點:即刻陪伴、智能家庭管家、操作0門檻等。小魚在家接入科大訊飛等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譚奕透露,小魚在家目前也正在計劃遠程醫療,家庭教育的接入等。
完全區別于微信的全新溝通體驗
譚奕這樣描述:人們只有在有事時才會打電話,這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而且雙方的所有工作都要停下來。如果是使用手機的視頻功能,那必須提前約好時間,這其實也是另外一個痛點。小魚在家可說是開創了一種新的溝通模式,自然溝通:非打斷,非預約,還可以通過動作捕捉實現自動調整角度。數據顯示,目前小魚在家有1萬多個用戶,每天‘回家’的頻次超過了五次。
2.市場關:要被認知了解,怎么營銷很重要,做產品品牌定位營銷,來創造口碑和知名度。
譚奕介紹到:小魚在家前期4個合伙人都是技術大牛,他們把產品關過了,在市場關這個時候需要具有銷售基因的合伙人,于是正好發揮了自己的專長。此外,處在互聯網時代,譚奕還堅持每天觀察各種營銷方法。他發現真正懂營銷的只有5%,大家都在浪費。需要明確的是:“營銷是花錢的,錢花完了怎么辦?”抓住痛點、對的營銷策略,能讓公司少走許多彎路。
談到小魚的營銷策略,譚奕卻賣起了關子,“目前對我來說還是一個挑戰與考驗。明年的某個時刻,銷量非常大的時候,再來獵云網《創業公開課》分享小魚在家如何成功營銷的。”
3.商業模式:產品賣起來以后,怎么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早期可以設計,但不能苛求按照設計的路線進行。
小魚在家未來的商業模式會有怎樣具體的變化,譚奕表示暫時還不太方便透露。單純售賣硬件一定不是小魚兒科技的目標,這個可以從譚奕關于“遠程醫療、家庭教育”的介紹看出。依靠增值服務盈利必將是一大趨勢,但具體怎么實施,還是要按部就班先把銷量做上去,再一步步適應與調整。
4.管理關:有些公司為什么即使是上市也有可能垮下來,這就涉及到管理量級的變化,要防止出現腐敗、內耗、內部斗爭。
據譚奕介紹:目前小魚在家團隊有90人左右,大多數來自于內部推薦,純外部招聘不超過15個,這樣減少了團隊溝通的問題,于是整體項目推進較快。相對于現在創業90后,85后大軍,譚奕開玩笑說小魚在家基本就是半老年創業團隊。
譚奕還分享到:成功的一個原則,是有足夠的胸襟和足夠強的學習能力,去接觸和接納新事物新領域。至于股權結構的問題,譚奕介紹說:在前期搞技術的時候可以糊涂,但是一旦產品關過去了,后續股權什么都要弄好,親兄弟明算賬,必須明明確確寫在紙上。
總結:
當你有一個特別好的idea,你一定不是馬云,一定要在各方面準備好,才有可能成功。譚奕坦言:說成功的經驗有點鬼扯,每個創業公司的成功經驗不可被復制,重演。需要學習的是,從成功過程中的點和步驟去吸取經驗,是借鑒而不是復制,其實這也是獵云網舉辦《創業公開課》的努力所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