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吳柳雯)自去年12月證監會暫停金融類企業在新三板的掛牌和融資后,所有掛牌私募定增計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或悄然擱淺,或自覺終止,或被監管部門中止。
然而,7月21日晚,掛牌私募博信資產卻發布了成功定增1.53億元的“喜報”。據其《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公司成功以56.33元每股的價格向九名新增投資者發行約271萬股,募集資金1.53億元。認購方包括:東方證券、華安證券、申萬宏源等三名做市商,光大常春藤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嘉興光大礴璞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沃捷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東證創新-金信灝洋2號新三板投資基金以及兩名自然人投資者。
回溯過往,博信資產無論是掛牌還是融資,都踩準了政策變化的時間點,可謂“運氣頗佳”。
公開資料顯示,博信資產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和自有資金(直接)股權投資,以及資產管理計劃投后管理等業務。公司于2015年11月23日正式掛牌上市;11月26日,公司董事會審批通過了上述定增計劃;該計劃12月12日由股東大會批準,并最終于今年7月21日宣告完成。同時,據公司提示,本輪定增所發行的177萬無限售流通股將于7月27日公開轉讓。
相比之下,思考投資、合晟資產、中科招商等掛牌私募就沒那么“幸運”了。通過東財Choice查詢,思考投資于去年6月18日發布定增預案,今年6月29日,公司董事會剛剛決定終止這筆10億元的定增計劃。
合晟資產則于去年11月26日發布公告稱,擬以1.8元每股向馮建橋等十名董高監在內的相關人員定向增發1000萬股,募資1800萬元。該計劃最終因為“相關監管政策調整”,于今年5月13日被公司董事會取消。而今年6月7日,公司表示擬以128元每股向公司董事馮建橋、高級管理人員陳德靜發行10萬股,該計劃目前仍處于實施過程中。
此外,中科招商于去年8月11日披露擬以18元每股定增募資約8億元,該計劃已經被證監會中止。
博信資產融資成功,是否意味著新三板私募融資的破冰呢?據市場人士觀察,該定增的推出正好處于公司掛牌之際,有其特殊性,并不具有代表意義。而對于新三板“類金融”企業的融資安排,仍需要等待相關細則的出臺。
記者關注到,盡管早有做市計劃,目前,博信資產的轉讓方式仍為協議轉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