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政績是急速城鎮化的原動力

2009-07-01 20:42:27      挖貝網

  本報記者 楊國華報道

  “建設新城區不但可以將土地增值,還能帶動區域的商業和工業發展。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就業還能拉動地方經濟,相對于它的弊端,收益更大”,河南省某縣主管新區擴建的副縣長這樣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對于大多數的地方政府來說,依靠農業只能吃飽飯。一個地區如果尋求發展,唯一可依靠的就是商業和工業,而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首先需要土地供應。

  據記者了解,很多新城區之所以建設在離舊城幾公里以外的地方,原因是地方某些領導企圖利用新城的搬遷提高低廉的土地價格,這樣就可以將不值錢的土地變成高價地。

  一位國土資源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城鎮或靠近城鎮的土地與偏遠農村的價格差別很大,即使是很好的耕地如果交通不便、離城區又遠,是難以賣上好價格的。但如果靠近城區,即使荒灘地也可以賣出好價格。如何讓農村不值錢的土地賣到高價呢?顯然規劃新城區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只要新區啟動建設,暫時的收益遠比農民種地要大得多,政績出得也快。

  開發新區既可以將出售的土地價格提高,又可以帶動商業和工業的發展,這對于急于追求政績的地方領導來說,顯然是一個很大的誘惑。而對于當地群眾是否有需求,失地農民將來怎么生活,國家的耕地怎么保證以及重復而過度的投資帶來的后患,并不在考慮范圍。

  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城鎮化脫離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超出了正常的城鎮化發展軌道。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00年的16221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004年的23943萬平方公里,增加了53.77%。

  山東省寶利建筑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憲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他們公司目前承建新區項目高達9個。如果根據當地開發新區的實際需求,很多城市建設的新區其實完全沒必要,因為很多建設的項目在舊城區就有。就他目前承建的其中一個新區來說,一個人口較少的縣級市,雖然相對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狀況好很多,但是建設新區等于再建一座新城市,需要承擔的資金量是很大的”。

  大到什么程度呢?李洪憲說,就某個縣級市的新區來說,如果完全按照政府規劃的未來10年計劃累計投資800億,相當于該市10年的財政收入。

  既然建設新區,顯然政府的小算盤早就計算好了,但是這樣的計算更多的是一廂情愿。

  李洪憲向記者分析說,“政府的構想是將低價征用的大量土地高價出售給開發商,由他們建設商品房對外出售,政府拿到賣地的錢再建設基礎設施,依托現有的旅游資源再開發新的旅游項目,相互輝映,資金相互轉。在房地產市場火暴的形勢下,看起來這樣的發展模式好像是可持續的。其實是惡性發展,如果發展出現偏差或者經濟發生轉變呢?”

  事實上,國家對于新區建設進行過多次的清理,也先后下發很多文件嚴禁各地亂設新區、開發區。是什么原因導致地方政府不顧三令五申毅然建設新區呢?對此有專家認為,究其根源,城鎮化的擴張對于地方GDP的貢獻率遠比農田要大得多。在盲目的追求政績促使下,迫切擴大城市規模顯然更有效。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李恩平教授認為,地方政府有擴張城市的沖動。但是過分追求政績已經成為急速城鎮化的最大的原動力。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