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晏琴報道
一向以連鎖超市形象示人的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日前也加入了分食中國便利店市場的隊伍。一場零售巨頭間的 “巷戰”或將打響。
近日,三家名叫“惠選”的小便利店悄然現身深圳社區。沃爾瑪方面稱,這種300平方米的小店是沃爾瑪在中國試運營的社區便利店。除了店名叫惠選以外,其他的員工服裝和產品標簽等說明,都顯示的是沃爾瑪標志。便利店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為主,部分商品價格略高于大賣場的價格,其選址以便利、深入社區為特點。還有消息稱,沃爾瑪社區便利店方案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假如運營效果好,不排除把社區便利店的模式應用到其他城市的可能。
早在沃爾瑪惠選出現之前,家樂福的迪亞天天折扣店、英國最大零售商TESCO的Express便利店、7-11就已經入駐中國。目前TESCO快捷店在上海已經有6家。而進入中國最早的“7-11”全球最大便利店也加快了步伐,在上海新開分店后,進一步深挖北方市場,潛入天津。從城市到社區,無孔不入的銷售模式,也凸顯了外資零售巨頭們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
“這幾乎是整個零售鏈條大小通吃的保衛阻擊戰?!睜I銷專家丁樹雄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渠道遍地開花,試水的小店也能作為總店的“攬客基地”,同時是為了剿滅那些專供應“土雜貨”、“山寨廠”生產貨物的小賣店、士多店,進而分庭搶食。
“與本土一些便利店相比,外資在管理上、技術上均具有優勢?!倍湫壅J為,比如品牌、供應鏈設計、客戶價值鏈設計以及數據庫管理、互聯網超市等。另外沃爾瑪的全球衛星系統,更打造了服務優勢:購物環境的標準化、優雅化,售賣、客服人員的專業化、素質化,服務流程的個性化、便捷化等等。
廈門一社區超市的門店經理對此憂心忡忡,“如果沃爾瑪在本土的便利店附近開店,本土企業的經營將會舉步維艱?!?/p>
事實上,本土便利店也并非毫無優勢。丁樹雄表示,主要是成本上的優勢,所選地段大都靠近老城區或駐扎在小區里頭,選址建店成本低。另外,還可以深入小區、服務到家,利用直徑400米的小區生活原理,主要做該范圍的消費者的生意,同時也通過送貨上門、通宵營業的方式攬客。通常與消費者有較深層次的接觸,買賣雙方保持了良好的社區鄰里關系,擁有穩定的客源又是其一大優勢。
丁樹雄分析,這要求本土小店一定要加快連鎖化、品牌化、標準化的進程;另外本土化小店最大的應對策略就是在“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特色、服務內涵上狠下工夫,這是唯一能與零售巨鱷們抗衡的法寶。
中信建投批發銷售貿易分析師陳樂華對此態度則較為樂觀。他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外資便利店現身社區,對中國本土的便利店沖擊不會太大。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能站住腳,的確有它強勢的一面。這對中國本土企業來說也是一種啟發。另外,中國目前的零售方面可挖掘的市場還有很多,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也并沒有真正啟動起來,社區業務就更廣了。相反,中國本土小店更應該學習和借鑒經驗,抓住經營的精髓,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的確,諸多本土便利店只學到了國外便利店的“皮毛”,如24小時營業、價格高等,對便利店還應該依靠便利服務盈利,以高附加值服務贏得高利潤等經營精髓認識并不深刻。
另外,還有業內人士端出了這樣的觀點:沃爾瑪中國計劃在2009年新開100家門店,5年內開出1000家店。假如外資社區便利店也照此速度擴張,那么將有可能成為收購本土社區零售企業的又一平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