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路徑

2009-10-14 13:45:46      榮 冶

  Route to development of mutual-aid team for fund in the country

  文/榮 冶

  農村資金互助組織作為一種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其設立的初衷是促進農村金融市場適度競爭和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通過實地調查發現,作為農業地區的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在運行初期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與問題。

  面臨的現實障礙

  社會公信度不高,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業務拓展難。一是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往往被當做“個人開的銀行”,加上規模遠不及其他銀行業機構,擔心重蹈“農村合作基金會”覆轍,難以被認同,影響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二是當地政府對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認可度低。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目前的經營規模小,金融供給能力弱,不能滿足政府對項目的融資需求。

  目標定位不清晰,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貫徹支農宗旨難。一是在經營目標方面,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與國家政策性銀行不同,實行的是商業性運作,在市場開拓與客戶選擇時首先考慮資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標方面,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設立的目的是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真空”,引進農村金融領域競爭。但農業作為高風險低效益行業,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無高效益項目支持,盈利空間較小,存續前景不樂觀。在目前難以找到切入點的情況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勢必以防范風險和自身效益為前提來培植客戶,這樣極易動搖服務“三農”、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市場定位,甚至違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辦行宗旨。

  金融總量占比過小,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參與同業競爭難。農村資金互助組織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加之經營規模小,營業網點少,工作成本高,短時期內難以與農信社等老的銀行機構相比,難以取到適度競爭的“鯰魚效應”。同時,還要注意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為爭奪客戶資源和拓展金融市場,利用自身機制與決策靈活的特點,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吸引客戶,引發銀行同業的無序競爭的問題。

  政策扶持不明確,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快速啟動難。一是國家稅收政策扶持不明確,到底能減多少稅、免稅多少年沒有規定。二是國家還未建立支農獎懲機制,對支農有突出貢獻的單位,還不能像招商引資工作建立激勵機制,影響支農積極性。三是人行支農再貸款尚未向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傾鈄,存款準備金率相對農信社有無更大優惠。四是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否享受國有商業銀行的剝離、核銷呆賬和農信社的中央銀行票據置換等政策,當前還未能明確。

  經濟環境不配套,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貸款風險控制難。一是信用環境較差。農村信用環境是農村銀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目前農村信用環境還不樂觀。二是擔保機制缺失。農村資金互助組織信貸資金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農村地區信貸擔保體系的完善,但農村地區可用擔保資源稀少,遏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三是民間借貸沖擊。欠發達地區民間借貸異?;钴S,由于借貸雙方對當事人品性及項目收益性較熟悉,民間借貸領域的資金相對安全和盈利性較高,對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拓展信貸業務形成了較大沖擊。

  服務水平滯后,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吸引客戶難。一是從服務手段來看:現階段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經營的還是傳統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領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基礎的銀行卡問題還未解決,嚴重影響了客戶開戶的積極性。二是從服務能力來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成立之初,招聘了一批無金融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人員,對開展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在業務營銷方面,效率較低,對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初期基礎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股本設置欠合理,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股份制優勢發揮難。一是股本總量過小。經過兩年的發展,梨樹百信資金合作社股本金僅為15萬元,導致其抗風險能力較弱,存款客戶特別是一些大額資金不敢進入,影響了負債業務發展。此外,受最大貸款戶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5%限制,難以滿足一些中小企業信貸需求,影響了資產業務拓展。

  二是股權結構不合理導致一些不利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的后果:第一,由于出資少,投入的錢能否帶來效益或帶來多大效益,股東不太考慮,因此在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成立之后沒有予以重視并繼續推動其業務發展;第二,由于很多股東參股的主要動機不是為了獲利而是為了取得合作社股東資格,導致股東不關心其管理狀況,不能體現公司治理結構的股份制優勢。

  發展路徑

  應謹慎推廣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監管當局要根據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真實需求和機構布局現狀,科學論證金融真實需求度,按“先個別、后推開”的原則,制定本地區設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規劃,切忌一哄而上。

  加強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宣傳力度。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應當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地做好自身的形象宣傳工作,讓社會各階層、各部門了解在農村地區設立新型金融機構的意義、目的與經營特色,正面引導社會公眾認可農村資金互助組織。

  堅守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服務宗旨。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市場定位應堅守“立足縣域、服務‘三農’”的宗旨。同時,為了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在戰略上可以實行“三先三后”分步進行,即按照“先生存、后發展”、“先基礎、后提高”、“先集鎮、后輻射”的步驟制訂發展計劃,在追求自身利益與服務農村經濟之間找到切入點和平衡點。

  明確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支持政策。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在發展初期面臨極大的困難,處于明顯的經營弱勢,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關于稅收、準備金、再貸款等各方面的支持或優惠措施,以不小于對農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扶持農村資金互助組織順利發展。

  優化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經營環境。一是要大力改善當地信用環境,增加違約者的機會成本,科學分析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培養和打造一批忠誠于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愿與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打交道的優質客戶群。二是要建立農村風險補償與轉嫁機制。按照“銀行+保險公司”模式,開辦由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放款、農戶承貸、保險公司擔保的貸款品種;或者按照“企業+農戶+銀行”模式,開辦由企業和種養大戶簽訂協議,農戶給企業簽訂單,企業給農戶貸款做擔保的貸款品種。三是要對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實施分類監管,做到分類定位、注重實效、提高監管效率。

  提升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服務能力。一是要按照“股東參與、簡化形式、運行科學、治理有效”的原則,科學地確定經營目標、經營策略,建立激勵有效、約束嚴格、權責明晰、獎懲分明的內部管理制度,形成依法經營、合規管理的良好氛圍。二是要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彌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三是要培養一支精干、高效的業務團隊,通過吸收、再培訓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業務團隊,增強整體素質,提高服務水平。

  調整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股權結構。一是股本設置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在對當地農村龍頭企業與大中型養殖戶的實際資金進行調查與評估的基礎上,擴大吸股范圍,及時調整注冊資本金,減少資本金比例對單戶企業或個人的貸款額度限制,做到既能留住優質客戶,又能切實支持“三農”的發展。二是在調整股本總額時要調整股本結構,盡量增加企業的股份比例,增強企業參與的熱情,促進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業務發展與管理改進,從而推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四平市中心支行)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