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文/齊鵬
QDII理財產品由于收益的提高和風險不斷降低,市場對QDII又開始了重新的關注。
據第三方理財機構普益財富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10月15日,正在運行的321款QDII理財產品中,正收益理財產品數量為39款,其中渣打銀行的“開放式結構性投資計劃瑞銀彭博固定期限黃金超額回報指數(UTSN003)”產品表現穩健,累計收益率已經達到47.41%。
在全球資源價格上漲,而國內A股市場爆發動力減弱時,投資者張民(化名)決定選擇QDII類的理財產品。不過,他發現了一種現象:和早期的QDII產品相比,現在這類產品無論從收益上還是發行方式上都更像是國內的理財產品。
以匯豐銀行推出的QDII“美元固定收益票據”為例,預期年收益率僅為2.10%?;ㄆ煦y行近期推出的一款QDII——“4年期掛鉤指數和基金每日累計相對表現可自動提前終止美元票據”,承諾了100%美元本金的保證?!啊褪找?、本金保證’徹底顛覆了QDII高收益、高風險的形象?!睆埫袢缡钦f。
QDII產品在中國落地生根三年有余,2006年最先由工行推出,隨后中行、建行、交行的QDII產品也相繼亮相。當時該產品的收益預期在7%、8%以上,但這些新品并未得到市場的追捧,反而被視為“雞肋”。
“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形容更為貼切?!崩碡攷熩w新分析認為,“原因在于人民幣升值,大家辛辛苦苦賺到一點錢,而人民幣升值會蒸發掉收益的一大部分。過去幾年里,人民幣超過3%的升值幅度足以把QDII產品的收益抵消掉一半多?!?/p>
對于QDII理財產品最近的“火”,趙新表示謹慎樂觀:“說它‘火’了,其實傳遞出一個信號——全球經濟開始回暖了,不過究竟能火到什么程度還有待市場考察,畢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仍然是QDII理財品最大的風險?!?/p>
由于前期QDII的表現遠低于預期,再加上中資銀行理財產品不斷推新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因此,QDII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些策略性調整。以QDII基金產品為例,他們改變了過去“一對一”的模式,投資門檻從5000萬元人民幣降至100萬元人民幣。目前,海富通和華夏“一對多”專戶都向證監會申報了QDII“一對多”產品,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內投資者的需求。
“對很多投資者而言,QDII基金發行時爭相購買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隨后QDII集體暴跌也讓很多人刻骨銘心。但是,從近期QDII基金的表現也可以看出,QDII基金全球分散風險的作用是明顯的?!便y華全球基金經理謝禮文表示。
過去的兩個月里,隨著股指和基金重倉股的暴跌,很多股票型基金跌幅超過20%。與之相對應的,是以海富通中國海外、交銀環球精選等一批QDII的堅挺。
政策層面也迎來了對QDII產品的利好。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分局長座談會上提出,下半年將研究出口收匯存放境外管理辦法?!按伺e將有利于緩解經常項目下資金流入壓力?!狈治鋈耸空J為,從QDII產品過去幾年的“虎落平陽”,到現在的異軍突起,說明它正在迎來發展的時機。不過從另一方面講,這個“舶來品”已經適應了國內的環境,對某些層面的革新證明將來QDII產品將是理財界中不可小覷的力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