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松綁對誰有利 報告稱五省區受益最多

2009-12-21 08:25:30      陳夢吉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宏觀報告提出,安徽、河南、四川、江西、廣西五省區最有潛力受益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的戶籍制度放松的政策。

  “戶籍制度放松,農民有了購買小城鎮房屋的需求,自然會推高房產的需求,從而推高建設材料的需求。”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告訴本報記者。

  中金宏觀經濟分析師邢自強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有更多農民進城成為市民,在城市居住,第一就是帶動房地產需求。而這種需求,可能比在大城市放寬戶籍制度帶來的需求更大。”他認為,在三四線中小城市實現城鎮化,對房地產的拉動要比一線城市大。

  中金報告認為,放松戶籍制度,對這五省區的城鎮化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戶籍制度的放松能夠推動五省區的基礎建設。農民進城后,城市必須要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醫院、馬路、供水等等。接下來的具體措施要各個部委去協調實施,比如,社??鐓^域流轉等更容易,都會逐步去接軌。”邢自強說。

  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增強居民消費能力,1月初即將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擴大內需尤其是農民消費將再次成為熱點。

  邢自強表示,五省區的居民消費將會被大幅拉動。“農民進城后的消費會增多,這會促使當地的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的消費更快。”

  中金報告指出,如果五省區將在未來5年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將城鎮化率提升到目前全國平均水平45.7%,即每年提升1.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五省未來五年將有2460萬農民逐步實現城鎮化。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達11243元,是農村居民的3倍多。據此估算,2460萬農民進城有望帶動當地2000億的居民消費增量。

  中金選中這五省的理由有三:

  一是,城鎮化率相對較低,農業剩余勞動力較多,有進一步“進城”的可能性。報告說,“像北京、上海等一些沿海省區,平均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進一步釋放農村勞動力到城市的潛力就小了,因為還要保證一定的農業就業人口。”

  數據顯示,五省區城鎮化率平均只有34.7%,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像安徽、四川等農民工輸出大省,隨著沿海企業往內地遷移,沿海地區的農民工可以在當地就業,農業生產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邢自強告訴記者。

  二是,“中小城市活躍、數量居多”。戶籍制度的改革暫時不會涉及大城市,以大城市為主體的省區難以從政策中獲益。

  三是,當地要能產生足夠的就業機會,提供給進程的“新市民”。最近幾年,東部沿海企業開始搬遷到內地。離沿海地區不太遠、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勞動力和物流成本較低的區域是重要搬遷對象。中金研究數據表明,從2006年到2008年,東部地區的企業數量增長不到17%,西部為21%。

  “去年年底失業返鄉的農民工,其中96%已經重新找到了工作,其中約有一半是在當地就業。農民工在就業的分布上已經有了變化,開始轉向內地。”邢自強告訴本報記者。報告顯示,安徽、河南、四川、江西四省是今年沿海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區域。

  12月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局城鎮化新舉措塵埃落定,各地方省區也掀起了不同模式的城鎮化新浪潮。

  “只要中央政府定了這樣的基調,鼓勵城鎮化和戶籍制度的放松,地方政府是有很多辦法去實現的。對房地產,消費還有基建的帶動,這些都會進一步加速地方經濟的增長。至于實現的路徑模式和方法,各地有不同的選擇。” 邢自強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