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陳雪楓
文/武志娟
2007年12月5日,引發行業廣泛關注的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在鄭州揭牌,這標志著河南省煤業化工的“航母”正式起航。
這家煤業化工集團是在永煤、鶴煤、焦煤、中原大化、省煤氣集團五家省管企業的基礎上重組成立的,企業注冊資本金為122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680億元,職工人數達到16萬人。2008年營業收入就達到750億元,實現利潤50億元以上,已成為了中原大地上名副其實的“航母”型企業集團。
“航母”起航,自然引起多方關注。近日,記者對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雪楓進行了專訪。
建煤業化工“航母”
初識陳雪楓,感覺50歲的他與許多企業家相比顯得很特別,沉靜、低調、不茍言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掌舵永煤不到7年的時間內,讓永煤從產值不足5億元迅速提升到500億元以上,創造了令人稱奇的“永煤現象”。
作為我省煤業化工“航母”的掌舵人,陳雪楓對這次企業戰略重組有著深刻的認識。
據他介紹,我國煤炭行業長期以來集中度低,組織分散,行業發展缺乏實力。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對組建煤炭大集團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明確要求河南在2010年產生1家年產過1億噸的煤炭企業。
省委、省政府把推進全省國有企業戰略重組當作重要任務,要求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全力打造經濟航母,推進中原新崛起。
河南是中部第一經濟大省,GDP連續5年來位列全國第五。但是河南長期以來還沒有一個產值超過千億的大企業集團,沒有一個5000萬噸煤炭企業。這與河南目前在全國所處的經濟地位很不相稱,也與河南作為全國產煤大省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稱。
陳雪楓介紹說,“在全球化的今天,全方位的競爭日益激烈,只有把企業做強做大,才能爭得市場話語權,才能掌握發展優先權,才能緊握應對危機的主動權,也才能承載更加神圣的使命。其他產煤大省都先后組建了大集團。我們河南的煤炭企業更應該迎頭趕上,盡快組建煤炭大集團,順應全國煤炭工業發展的形勢需要?!?/p>
強強聯合“合”出五大優勢
永煤、鶴煤、焦煤、中原大化、省煤氣集團都是我省重要的大型企業。永煤是中國企業500強第130位、全國煤炭企業100強第4位,鶴煤、焦煤分別是全國煤炭企業100強第35位、第37位。中原大化是省屬國有大型化肥、化工企業。省煤氣集團是亞洲最大的煤制氣企業。
陳雪楓介紹說,這次河南煤業化工集團重組是強強聯合,能夠有效進行優勢互補,能夠有效進行資源整合,能夠有效激發強大合力。通過在政策、項目、人才等方面形成共享,5個企業就像5個粗壯的手指攥成了一個拳頭,打出去力量一定會更加強大,優勢一定會更加突出。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的成立,至少可以形成五大優勢。
一是規模優勢。通過重組,大集團的煤炭產量2007年就達到4320萬噸, 2008年超過5000萬噸,很短的時間就進入國家規劃的8個5000萬噸煤炭大集團的戰略序列。企業總資產達到680億元,凈資產超過220億元。企業煤炭資源占有量超過250億噸,擁有了雄厚的資源儲備。
二是產業優勢。大集團組建后,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形成了以煤炭、化工為主的包括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力、貿易物流等六大產業支柱,新一輪大發展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
三是資金優勢。2008年,這家“巨無霸”企業實現利潤50億元以上。他們與幾大銀行之間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銀行授信度高。河南煤業化工集團還將把煤炭業務和煤化工、化肥業務整合成兩家上市子公司,進行市場融資。這樣可為大集團在搶抓機遇、加快項目建設方面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這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更是決定著企業的未來命運。
四是技術優勢。焦煤、鶴煤、永煤在煤炭生產、管理、技術及基層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積淀。焦煤在瓦斯防治、水害治理方面多項技術處于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等。這些技術優勢必將有力促進今后大集團各產業的發展。
五是市場優勢。重組前,五大企業存在著嚴重的同業競爭。重組后,五大企業的各塊市場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更大的新市場,行業話語權進一步增強,增強了大集團對市場的控制力。
面向世界 走向百年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的成立,使我們已經具備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規模,已經具備強勢發展的雄厚基礎,已經具備向國際一流企業沖刺的諸多優勢。我們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大旗,高舉解放思想的大旗,緊緊圍繞中原新崛起這個大戰略,圍繞企業發展這個大目標,瞄準國際這個大舞臺,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中抓住機遇,實現更大更快的發展?!标愌髡f。
重組后的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將立足本省,放眼全國,走向世界。依托煤炭及其他礦產資源優勢,實施大礦業、大化工、大裝備、大電力、大物流布局。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在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130億元,利潤突破100億元。其中煤炭產量突破7000萬噸,煤化工產業位列省內第一、行業前三。
在3~5年內,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將形成以煤炭、化工產業為主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力、物流貿易等產業為支撐,其他產業穩步發展的格局,最終成為一個股權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合理、管理模式科學、企業文化先進、核心競爭力突出的跨區域、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集團。確保穩居中國企業500強前100位,煤炭行業前三名,力爭進入世界企業500強。
這艘“航母”正駛向更寬的領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