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嫌貧愛富” 中小企業如何化蛹為蝶

2011/10/21 10:00      陳純麗

  中小企業上市,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型企業往往都具有直接對接資本市場以獲取資金的能力,而中小企業則不然。資本市場的特點就是“嫌貧愛富”,這一市場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只有逐利,沒有公益,只有那些能帶來豐厚回報的、投資風險最小的叢林強者,才會是資本追逐的目標。而能夠符合這些目標要求的,多數都是些規模大、收入穩定的企業。在中小企業還沒有化“蛹”為“蝶”之前,它們對接資本市場的能力有限,需要得到專業機構的幫助。

  中小企業應該如何與資本市場對接?專業機構又能帶來哪些服務?在第八屆中博會中小企業股權融資論壇暨項目對接會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張思堅、廣盛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李利凱、海通創業資本總經理陳建、鼎暉創投合伙人陳文江、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立信羊城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杰生等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企業要融資金,更要融資源

  贏周刊: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聘請專業化的機構提前做一些準備非常必要,VC、PE股權機構除了帶給中小企業資金以外,還能帶來什么價值與幫助?

  張思堅:我們每一次跟企業家見面的時候,他們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問這個問題。我們怎樣服務企業家?

  第一,VC、PE接觸很多企業,甚至幫助很多企業走過了最艱難的一段路。因而在企業發展方向上,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最迷茫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提供歷史的素材、新的思路及思想。即便企業上了市,也要繼續發展,給股民創造價值。企業家一個人去想如何發展企業,與多一個有經驗的腦袋去想,這之間碰撞的火花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體系。我們見過很多中小型企業,也了解他們的業務模式,有好的企業資源,發展前景不錯。但是回過頭來,他們告訴我,“對不起,我這個企業到去年還沒有一套很好的財務體系,還缺少什么樣的人力資源。”沒有這樣的體系是上不了市。簡單搭建的一套體系,即便上了市,將來也會在資本市場的監督下出現新的問題。在這一方面,VC、PE可以利用自身的體系、能力與網絡,幫助企業重新梳理、搭建體系。

  第三,資源。我們一直在講行業整合。沒有接觸到資本市場的中小企業主,往往認為把事情做好,慢慢地發展就行。但是他們忽略了當將同行業的各種資源能整合在一起的時候,企業的成長速度是遠遠超過關起門的速度。而且,如果有前面體系的支持,企業會更健康,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

  到底有哪些企業是你的上下游,哪些企業是你的合作伙伴,同時哪些企業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甚至行業協會溝通資源和與政府溝通資源,也是VC和PE在他們長期的積累里可以帶來的。

  李利凱:在中國上市和在美國上市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美國是注冊登記制,在中國是核審制。核審制主要由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來審核企業的項目資料。在中國上市,有很多上市規定需要了解。

  投資人給企業提供的主要有三方面的支持,業務運營支持、資本運營支持、政府關系支持。我在全國到處講課,發現很多人不了解中國資本市場,不了解他的錢跟中國資本市場有什么關系。很多企業家也搞不清楚為什么要去上市。從企業家的角度來講,要融資金,更要融資源。投資機構能幫助企業了解資本市場與自身的關系,了解怎樣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形成互動,讓企業成為行業領袖。

  為什么政府關系需要我們去多多推動?因為企業家整天埋頭苦干,不可能跟政府有太多的交流,很多時候只是跟稅務、工商方面有一些交流,卻根本不知道金融辦、證監會的門在哪。在中國上市,證監會要審查、核準,要由發審委委員去看。而要了解政府有哪些審核標準,也需要機構的支持。

  陳建:引進一個合格投資者后,企業招人很容易,找銀行也很容易。合格投資者會對整個社會釋放一個信息:這個企業擁有開放的心態,接受外界的監督。所以,和銀行打交道也好,和政府機關打交道也好,公司的公信度會得到提高,品牌價值也會出來。

  第二是資本結構提升的價值。很多企業家問,你們為什么要有一個董事和監事的席位?其實我們不是要這個席位,更多的是看重這一席位給我們帶來的和相關職能部門溝通的管道。如果沒有董事和監事席位,我們在許多信息的獲得上是不對稱的。民營企業一個人拍腦袋的概率很大。如果引進了兩個人、三個人拍腦袋,那么犯錯誤的概率就會小。其實PE本身就是做概率,董事會做治理結構也不可能100%能夠避免風險。但是如果三個人,尤其是與幾個外部同事一塊坐下探討,企業犯錯的概率會小。

  第三是合格投資者都經過了市場的洗練,投資組合也涵蓋了多個行業,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再者,合格PE投資者給企業帶來的是信心和決心。許多企業家看不到自己的企業什么時候能夠上市。在5年前如果沒有創業板和中小板這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當時只有一條路,就是主板,很多企業各方面合格,但就是看不到將來什么時候上市。

  陳文江:一方面,在品牌和誠信方面,可以把我們的品牌嫁接,移植到這些被投資的企業上面,提升企業的品牌。在拓展業務、在人才招聘等各個方面,被投企業的品牌得到提升。

  第二,對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財務體系管理架構方面進行梳理和清理,能夠給企業帶來很多附加值。VC、PE投資的企業無論是在國內上市,還是去海外上市,中介服務機構、證券公司、投行、律師、會計師看到是VC、PE投資過的企業,心里都會踏實很多,指導工作也會輕松很多。

  第三,在公司具體業務發展、戰略上會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我們看過成千上萬家企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其實很多問題是相似的。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分享給企業家們。另外,很多企業自身體系發展下來,可能很多高管的思維模式是同類型,機構投資者進來后,可以帶給企業另一套思路以及一些全新的視角。

  最后一塊是后續的資本運作平臺。無論是私募融資、銀行融資,甚至在上市方面,都能提供專業化服務。因為投資機構已經變成股東之一,大家是一家人,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
[page]

  上市規劃宜提前謀劃

  贏周刊:國內已經有很多中小企業開始考慮上市,或者準備啟動上市?,F在中小板、創業板也非常紅火。中小企業如果想去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主要會遇到哪些問題?哪些關鍵的點是值得注意的?

  薛榮年:第一,一個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市場也好,證監會也好,首先都會關注企業過去的一些事,關注出身、歷史方面的問題。

  第二,會關注公司的基本業務、業務規模在行業當中的地位,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即便現在企業已到了一定的規模,但是未來還會不會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如果行業沒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則企業的融資和上市必要性、持續性不強。

  第三,關注公司資本的財務狀況。要求財務規范,要求公司的內控及公司治理方面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赡苡行┢髽I認為目前還比較小,是不是不具備上市條件。但我們投資過的很多例子說明,上市以后帶來的變化非常大。

  我們投資的一家裝飾企業,早在2003年就想上市,這家企業一開始沒有勇氣,大家知道,裝飾企業在國內成千上萬??陀^來說,這家企業在2003年還沒有財務賬,我們用了兩年時間,把他的賬本理清了,終于在2006年上市,這家企業2003年的利潤只有1千多萬,去年是3.9億,今年應該在7個億左右,現在的市值也有200多億。企業上市要從規模小的時候開始,在國內上市有一個過程,并不是說你今天想上市,你明天就可以上市完成,它有一個很長的培育和準備過程。

  劉杰生:從會計事務所的角度來看,民營企業在初創期,主要注重的都是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方面,都以盈利作為重點。在財務管理方面,包括財務核算方面相對較弱。

  中小企業如果想上市,中介機構可能對這家企業的技術、行業定位,或者未來的發展、未來持續盈利能力都有一個好的判斷。但是一落到實處,說到具體賬目,或者說歷史上的一些涉及法律方面的問題,可能就會碰到很多嚴重的問題了?,F在很多民營企業都涉及到兩套賬,碰到這個問題,就要對它的賬目重新規范。

  一個企業上市,首先要樹立規范意識,跟原來要有一個很重大的思想改變,才可以接著往下做。從財務的角度來說,早期企業自己執行的會計制度可能五花八門,什么制度都有。2007年中國推行了企業會計制度,當時也是從上市公司角度來要求的。但很多中小企業所核算的會計制度,不是完全按照會計制度去執行的。所以,這塊涉及到很大的調整,甚至要重新制定會計政策,而這個制定工作的工作量很大。而調整之后,過去幾年的資產負債狀況可能還會有一個很大的變數。

  一個企業如果要上市,不可能一拍腦袋,明年要上市了,今年中介機構都進場吧,都來一起弄一下。按現在的規定和現實來說,這是比較難實行的。除非這個企業在之前已經做好了一兩年的準備工作,中介機構完全進場的時候,才有可能盡快去推進。企業有上市的戰略發展需要,應該急早動手去做這件事情,不要導致后面太過被動,或者中介機構進來以后,發現一大堆問題跟以前的規劃不一樣,那就會影響公司的發展。

  李利凱:如果企業已經接受了私募股權投資資金,這就涉及到上市合規治理。上市合規治理有幾個主要的重大障礙,這幾個重大障礙除了財務和法律以外,還有稀奇古怪的一些東西,比如主體資格問題,即公司是否合法成立,歷史問題;比如獨立性和完整性,即業務要完整,還要獨立,不能過度依賴。還有就是大股東是否占用企業資金等等。

  過去一年多以來,上市合規這塊的治理成功過會的有85%左右,100家公司當中可能有15家被否掉。被否掉的這些企業,主要障礙包括:主體資格不清晰,當時出資的時候資金不到位,處理又不完善。還有一個是股東超過200人,公司法限制50人以內,股份公司限制在200人以內,有很多員工持股,或者員工處理不干凈。員工轉讓股份的時候,合同沒有簽清楚,資金又沒有付干凈,或者有的人把股份賣掉了,沒有拿到錢而去舉報等等。

  在中國,任何一個小小的事件都會讓一個公司上不了市。重大障礙非常多,我們根本想象不到。上市治理是一個專門性的東西,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合格之前,前半年天天給他們講課,要注意理清這個,理清那個。所以,有重大性障礙不可怕,一定要在上市之前,至少1年接受證券公司、投資人、會計師,還有律師的輔導,要不然公司過會的概率很低。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